本文目录一览:
如何治疗阴道壁膨出?
阴道壁膨出,一般很少使用药物治疗,可通过盆底肌功能锻炼。若用药可使用外用雌激素,涂在外阴或阴道内,主要是外阴尿道口涂雌激素软膏,建议每个星期涂抹。若脱垂较重,应选择手术纠正,要求手术后的2-3个月内每天涂药,2-3个月后每周可涂2-3次,若患者是轻度脱垂,每周至少涂2-3次雌激素软膏。
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使用子宫托、进行凯格尔运动以及使用雌激素。子宫托能够支撑阴道前壁,减少其下垂;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,改善症状;雌激素则有助于改善阴道的弹性。对于中度到重度的阴道前壁膨出,或者伴有尿潴留、反复性膀胱炎等症状时,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。
提肛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可以帮助增强盆底肌肉,减轻阴道前壁膨出的症状。具体做法是:收缩肛门肌肉,保持几秒钟,然后放松。重复进行,每天多次。这有助于提升盆底肌肉的力量,从而改善症状。对于那些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。
阴道壁出现膨出,主要根据膨出的程度,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。阴道壁膨出在产后可逐渐自行恢复一部分,做盆底康复的治疗能够训练肛提肌,肌肉强壮后,阴道膨出减轻。若膨出很严重,已经脱出阴道口,通常需要手术处理。
妈妈生完孩子以后问题多,盆底肌该如何修复?
1、此外,产后妈妈可以尝试一些运动来促进盆底肌的恢复。例如,盆底肌功能操可在产后两周左右开始,通过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,结合盆底肌修复仪进行恢复。具体做法是:收缩刚门、尿到5-10秒,然后放松,间隔5-10秒重复,连续做5分钟,每天两次。
2、做盆底肌肉锻炼:盆底肌肉锻炼是恢复产后盆底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。可以通过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的肌肉来锻炼盆底肌肉。建议每天进行3次,每次持续10-15分钟。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强度,直到能够保持30秒以上的收缩时间。 避免过度用力:在产后的前几周内,避免过度用力,如举重、弯腰等动作。
3、Kegel运动:这是一种专门针对盆底肌的锻炼方法。收缩盆底肌,保持5秒钟,然后放松。重复10次,每天进行3组。桥式运动:仰卧,双脚平放在地上,膝盖弯曲。收紧臀部和腹部肌肉,将臀部抬起,保持几秒钟,然后放下。重复10次,每天进行3组。深蹲:站立,双脚与肩同宽。下蹲时,膝盖弯曲,臀部向后移。
盆底肌松弛漏尿如何治疗
提肛运动:放松呼吸,然后有规律的向上提缩肛门部肌肉,同时带动会阴部肌肉向上收缩,锻炼时患者可以平躺,也可以坐位;凯格尔运动:患者保持站立位,身体站直,然后将双手交叉放于肩膀上,吸气、呼气,通过重复缩放部分盆底肌肉达到锻炼目的,注意运动过程中不要屏气。
产后漏尿是由于产后盆底肌松弛所致,这一般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。合理服用中药治疗,可以补气补血,同时做收缩肛门的训练 ,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功能,改善漏尿。漏尿严重可以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。产后有尿路感染,也会引起漏尿,还会引起尿痛,最好去医院检查尿常规。
产后盆底肌松弛导致的漏尿问题,确实需要得到妥善的处理。建议首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,他们可以开具针对性的中药方剂,帮助改善盆底肌松弛的情况。中药在调理身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,对于产后恢复也有很好的效果。
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通过进行缩肛运动来训练和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,以帮助缓解尿失禁的情况。 如果通过日常训练后尿失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改善,建议及时就医,以便获得更进一步的治疗方案,如手术治疗等。
加强括约肌收缩,来观察漏尿情况是否缓解。对于多次生产的女性,有盆底肌松弛不能完全恢复,可考虑进行药物治疗或者进行盆底肌的手术治疗。目前手术都是通过经阴道手术,体表无伤口相当于无创手术,手术效果比较肯定。对于难以药物治疗或者盆底肌功能锻炼恢复的患者,建议进行盆底重建手术。
尿失禁针灸能治好吗
1、临床上药物治疗尿失禁的效果不是太理想,有些药物有一些副作用。用中医针灸的方法在临床上治疗尿失禁有明显的效果,一般穴位包括关元穴、气海穴、肾俞穴、命门穴,还有八髎穴、足三里穴、三阴交穴。一般按疗程进行治疗,往往一个疗程左右尿失禁的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。
2、中医药在治疗尿失禁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,且副作用较少。例如,补中益气汤、缩泉丸、桑螵蛸散、巩提丸、固浮汤等中药,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,取得了不错的疗效。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,增强患者的体质。除了中药治疗,还可以通过穴位按压配合艾灸来辅助治疗。
3、针灸治疗尿失禁具有很好的疗效,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达到100%的治愈率。 针灸治疗的有效性: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,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尿失禁的治疗。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,可以调整患者的膀胱功能,改善尿失禁的症状。大部分尿失禁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,都能获得显著的疗效。